006中国共产党阳泉市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预算公开

一、中国共产党阳泉市委员会宣传部部门(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负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大方针政策和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法治建设,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协调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统筹协调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组织协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和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统筹指导协调全市理论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宣讲工作,组织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管全市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工作,承担有关行政职能;负责规划组织全局性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指导协调编写党员教育学习资料,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统筹分析研判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全市各新闻单位工作,组织市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闻工作;拟订新闻出版业的管理政策并督促落实,管理新闻出版行政事务,组织协调有关行政审批工作,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出版事业、产业发展,监督出版物内容和质量,监督管理印刷业,管理著作权。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扫黄打非”工作。负责省新闻单位驻我市机构的联系协调、监督管理,负责全市新闻记者证的管理;从宏观上统筹指导协调全市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的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全市数字新闻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从宏观上统筹指导协调推动全市精神文明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协调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关工作,指导协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负责管理全市电影行政事务,指导监管全市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指导协调全市性重大电影活动;对全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业改革发展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设,统筹指导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发展,指导协调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工作。承担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统筹指导全市舆情信息工作,组织协调开展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跟踪了解、研究掌握宣传舆情动态;统筹协调全市对外宣传工作,指导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全市对外宣传工作战略、重大方针政策和对外宣传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组织协调涉及港澳台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开展涉台问题的宣传工作;统筹协调开展新闻发布工作,承担市委新闻发布有关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市政府新闻发布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协调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区)的新闻发布工作,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负责联系国家和省级新闻机构及各类媒体,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境外来访记者采访相关服务管理工作;按照统一部署,拟订全市重大问题对外宣传口径,开展重大问题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工作;受市委委托,会同市委组织部管理新闻、文化、出版和互联网信息等方面市直宣传思想文化单位的领导干部。对县(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的任免提出意见。负责全市有关重要宣传舆论阵地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管理。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对新闻、文化、出版、党史地方志研究等部门(单位)和有关人民团体的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并在政治方向、方针政策以及重大业务工作方面实施领导。对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方面的工作实施方针、政策的指导。归口领导市文化和旅游局、阳泉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代管市文联。领导和管理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完成市委交办的其他任务;有关职责分工。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分工:有关著作权管理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版权管理职能的规定分工执行;推进职能转变,减少、下放具体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加强推进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监督管理文化产品内容和质量、反侵权盗版、组织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职责。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

    阳泉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办公室是中共阳泉市委宣传部所属的正科级群众团体。主要职责根据党的中心任务和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活动和经验、成果交流活动,组织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向市委及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协调、指导全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团体和基层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工研究活动,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推荐、表彰和奖励在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理论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企业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评选和奖励优秀研究成果;组织召开年会,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秘书长会、联谊会、政工信息会等;编辑出版本会会刊《政工探索》杂志;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培训政工骨干,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举办理论研讨会、报告会、研究班、讲座,征集学术论文,总结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面的经验。

(二)202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0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1333”工程,即“贯彻一个总要求、围绕三个突出、强化三个认识、做好三方面工作”。“1”是落实省委宣传部“深化改革创新年、强化结果导向年”和市委“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提高标准、提高能力、提升质量;第一个“3”是: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突出推动招商引资、项目突破这个主要目标,突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这个抓手;第二个“3”是:强化对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职责意识的认识,坚持改革创新、守正创新,着力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外扩大影响、展示形象。第三个“3”是:做好理论、舆论、文化三方面工作,展示我市“三个形象”。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系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推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好市委中心组学习,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指导、督查、考核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规范化学习,推出第二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示范点。召开全市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验交流会。召开全市县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经验交流会。

加强理论总结。探索、总结、提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阳泉经验,突出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推动理论普及。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组织“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宣讲。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推出第二批基层理论宣讲联系示范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吸引力。加强“学习强国”平台的建设推广应用。用好“两微一端”新媒体,开展可视化、信息化宣讲,增强宣讲的针对性、时效性。

严格落实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修订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指标体系,开展好分析研判、定期通报、督促检查等工作。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开展“正道”“新风”“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等行动,推出一批“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示范。

二、讲好阳泉故事,壮大主流舆论

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大事小事,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掌握新媒体语态,开展立体式宣传,建构新时代快速通畅有序的信息通道与网络体系,讲好阳泉故事。

提升讲好阳泉故事的能力与水平。建立新闻策划机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提升报道质量和影响力,做好重大题材新闻报道。组织中央、省级媒体开展“记者行”集中采访活动。继续组织新闻工作者“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中捕捉新闻细节、发现新闻人物、挖掘新闻故事。健全新闻发布机制,提升新闻发言人队伍的素质。支持阳泉日报社、阳泉广电台结合实际探索和深化融合发展道路,打造具有强大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新媒体矩阵。抓好平定县、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和提质增效。

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明确重点任务,制定分工方案。加强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和处置力度,做好正面发声、线下处置工作,及时反馈舆情核查处置情况,有效调控、管控涉阳泉网络舆情。加强网评队伍建设。提升技术管网治网能力。继续做好社会舆情信息报送,保持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位置。强化“阳泉随手拍”平台建设,进一步畅通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渠道。

三、繁荣文化文艺,深化文明创建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弘扬家园文化,汇聚发展力量”为主题,为中心工作提供文化支持,为文明创建提供文化滋养,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实施 “五个一”(一本书、一台戏、一首歌、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精品创作工程。围绕建党100周年,创作、储备一批文艺作品,筹划庆祝活动。深入开展保矿运动研究,挖掘其爱国、开放、创新的时代价值,为我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项目兴市增强精神力量。组织好第十二届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参评工作。抓好晋剧现代戏《筑城》《山村钟声》、豫剧现代戏《家有一老》等作品的创作生产。做好红色影片《铁血阳泉》的宣传发行,发挥好已有优秀作品在打造阳泉文化品牌中的作用。加强党史续编、志鉴编纂工作,落实市县党史基本著作编修和市县三级方志、年鉴全覆盖任务,不断提升史志编写质量。

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建立部门牵头、赛事牵引、协会组织、政策激励、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由“送”文化向“种”文化、“兴”文化转变,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公共文化的主体。开展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组织我市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三节”文化活动,开展“免费送戏下乡”,全力完成好“送文化到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完成农村公益电影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优秀影片放映任务。推动农家书屋规范化管理和提质增效。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对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自然遗产地等的保护。广泛开展文旅节庆活动,举办全国文化旅游合唱展演。深化推进演艺进景区,支持武迓鼓《保卫娘子关》等精品剧目进景区巡回展演。

加快文旅改革发展。总结评估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启动我市“十四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深化报社、广电、文艺院团、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改革。培育提升文化市场主体,支持重点文化企业、项目和园区建设,推进文旅、文体、文创融合。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盂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推进“太行山1号国家观光旅游公路规划阳泉段”建设。按照5A级标准打造娘子关龙头景区。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培育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加快推进百团大战纪念馆改陈布展工作。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开展阳泉市第六届道德模范评选工作。建立和规范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组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完成市思想政治研究会换届工作。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抓好郊区作为中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矿区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的建设。以建设“五城联创标准化示范市”为目标,进一步明确文明城市创建责任单位的任务、职责、标准,推动城市管理从“创建模式”向“建设模式”转变。开展第21批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评选和两年一届的市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复查。抓好用好星级文明户创评这个载体,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

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和改进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党的建设。

抓好《条例》贯彻落实。出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的若干措施。对各县区、各单位落实《条例》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把结果导向作为一种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创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工作业绩。

不断提升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组织干部培训和专业培训,开展“履职尽责、守正创新、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再上新台阶”讨论活动。进一步规范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管理。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基础上,重点在社科理论、新闻采编、文化艺术等领域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基层骨干。 

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预算部门:中国共产党阳泉市委员会宣传部

 

序号

所属单位名称

1

中国共产党阳泉市委员会宣传部

2

阳泉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二、2020年中国共产党阳泉市委员会宣传部单位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总体安排情况及与上年增减变化原因说明

市委宣传部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0年收入预算932.64万元,其中一般拨款收入929.84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2.8万元。比2019年收入预算989.58万元减少56.94万元,减少5.75%,主要原因是一般拨款收入减少54.14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减少2.8万元。

(二)支出预算总体安排情况及与上年增减变化原因说明

市委宣传部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0年支出预算932.64万元,比2019年支出预算989.58万元减少56.94万元,减少5.75%,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减少113.55万元,基本支出增加56.61万元。

1.按支出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61.7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61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5.26万元。与上年相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减少83.0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减少0.5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加3.6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增加22.99万元。

2.按支出经济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296.7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97.0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62万元、转移性支出27.25万元。与上年工资福利支出246.9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11.1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51万元、转移性支出20万元比工资福利支出增加49.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减少114.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增加0.11万元、转移性支出增加7.25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支出安排情况与上年增减变化原因说明

1.市委宣传部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0年基本支出371.09万元,按功能科目分其中其他组织事务支出1.41万元,行政运行298.8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32.61万元,行政单位医疗15.26万元。按经济科目分工资和福利支出296.75万元,其中基本工资119.29万元,津贴补贴94.87万元,奖金9.94万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32.6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14.88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2.17万元,住房公积金22.9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62.72万元,其中办公费3.01万元,印刷费2.48万元,邮电费2.07万元,物业管理费4.48万元,差旅费7.21万元,会议费3.6万元,培训费2.48万元,工会经费3.83万元,福利费6.71万元,其他交通费用25.08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7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62万元,其中离休费3.6万元,退休费6.98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04万元。比2019年基本支出314.48万元增加56.61万元,主要原因是其他组织事务支出增加0.3万元,行政运行增加30.2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减少0.55万元,行政单位医疗增加3.65万元,住房公积金增加22.99万元。

2.市委宣传部2020年项目支出561.55万元,比2019年项目支出675.1万元减少113.55万元,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原因核减部分经费及单位本年度工作业务调整减少部分支出

(四)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情况

我单位2020年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故该表为空表。

三、其他重要事项

(一)“三公”经费安排情况及增减变化原因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0.4万元,比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10.5万元减少10.1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本年度统一归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本年度不做预算,故比2019年减少1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无,主要原因是我单位不涉及此项公务活动;公务接待费0.4万元,比2019年公务接待费0.5万元减少0.1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单位严格控制招待费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无,比2019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0万元减少10万元,无公务用车购置费,主要原因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本年度统一归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本年度不做预算。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使用情况

2020年市委宣传部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62.72万元,与2019年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56.02万元增加了6.7万元,增加原因主要是人员增加所致。

(三)政府采购信息

2020年市委宣传部政府采购预算总额为零。目前无采购计划,故无采购结果。

(四)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1.车辆情况  本年度车辆均由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调配,车辆费用由管理局统一管理,目前正在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2.房屋情况  市委宣传部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办公场所均非本单位资产,办公用房归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办公地址为南大街21号市委办公楼、德胜东街17号市政务服务中心,占用面积共580平方米。

(五)重点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等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1.绩效目标情况

2020年财政批复本部门(单位)绩效目标的项目有8个,涉及一般公共预算资金510.0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不涉及。

2.绩效管理情况

    我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相关绩效评价规定,坚持围绕中心工作、优化资金管理,注重实际效果,提高使用质量的原则,紧紧围绕本单位资金规模,具体夯实项目指标,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具体扎实。

一年来,我单位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提升自评质量,预算绩效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成立了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领导组成员的责任分工。二是制定具体工作办法和相关制度,做到绩效评价有据可依。三是强化评价结果应用,通过绩效自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努力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1、基础工作管理。我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该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对财政部门的相关文件和下发预算批复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工作落实分工有责。

2、绩效目标管理。根据我部实际情况,对每个专项支出在预算初期认真做好目标编制,明确绩效目标范围及申报内容的完整性、合理性。

(六)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2.项目支出: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3.“三公”经费:市直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5.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把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交由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向其支付费用的行为。

四、2020年中国共产党阳泉市委员会宣传部部门(单位)预算信息公开表

(1)部门收支总表

(2)部门收入总表

(3)部门支出总表

(4)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6)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分经济科目表

(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8)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