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财政局:抓实抓好预算绩效管理  赋能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阳泉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预算绩效管理巩固提升行动”为契机,扎实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切实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打造绩效管理“新样板”。 

一、抓实制度引领,用好绩效管理“指挥棒”

一是立好绩效管理“风向标”。着力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闭环管理体系,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为“1”,先后出台事前绩效评估、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运行监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评价结果应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有效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形成“1+N”制度体系,搭建起“预算申请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信息要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二是握好绩效管理“方向盘”。积极对接市委考核办,在年度考核中设置“财政预算绩效”指标,给定一定分值,倒逼市直部门自我加压,激发其提升预算绩效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与综合考核的挂钩机制,探索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与部门考核、领导干部考核、经济责任审计、预算编制等相结合的“四挂钩”机制。三是建好绩效管理“加油站”。组织开展各类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实操”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绩效目标编制,事中监控、绩效自评等内容,累计培训人员六百人次,组织跨部门交流研讨座谈会十余次,努力营造“人人讲绩效”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管理求精益”的财政文化。

二、抓严过程管控,筑牢绩效运行“防火墙”

一是严把目标准入“闸口”。项目入库有评估,对拟使用财政性资金达到300万元(含)以上的新增项目,全部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着力推进绩效管理关口前移。目标管理全覆盖,在出台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和细则的基础上,建立起“部门编制+财政审核+专家论证”三级审核机制,确保目标设置科学合理。二是扎好绩效监控“过滤网”。坚持部门日常监控和财政重点监控相结合,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轨监控”。2024年,财政部门运用财政大数据优势,对重大政策、项目以及巡视巡察、审计、有关监督检查、重点绩效评价和日常管理中发现的进度迟缓、偏离绩效目标、绩效水平不高、管理薄弱等问题突出的51个项目开展重点监控,确保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如期实现。三是拧紧绩效评价“安全阀”。推进重点评价规范有序实施,建立“财政+专家+社会”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工作组对绩效评价工作准备、实施、审核、验收、落实各阶段实施全流程监管;在评价报告质量管控方面,坚持“方案评审+报告评审+财政复核”三级审核原则,实施评价现场“联评联审”。

三、抓牢结果运用,激活绩效管理“动力源”

一是校准绩效评价“指南针”。实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三挂钩”(规模、结构、进度),制定《阳泉市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办法》《市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实施细则》,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分配进行挂钩,对评价等级“中”和“差”的项目予以核减预算直至取消。二是打造绩效评价“玻璃房”。推行“双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情况在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开,并将批复的重大项目绩效目标与年度预算草案同步报送市人大;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报告全部向人大报送,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情况形成专报报送市政府、市人大和纪检部门,强化监督合力。三是优化问题整改“流水线”。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销号管理”全流程整改体系,财政部门完成绩效评价后,及时反馈评价结果,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部门落实整改任务,严格对账销号,立行立改。

四、抓深改革创新,绘好绩效提升“工笔画”

一是推行“大绩效观”。自我加压谋篇布局,自主开展阳泉预算绩效管理巩固提升专项行动,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重点,试点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成本管控,推动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助力财政资金降本增效和业务流程改进提升,着力打造“成本效益预算绩效管理阳泉模式”。是推动节支增效。在财力配置和人力管理效率方面实施改革,全面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进规范投资行为,节省非必要开支,盘活可统筹使用资金。秉持“成本-效益”的基本理念,削减低效无效资金,形成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良好态势。三是推动创新加力。积极推动项目投资评审向强化预算管理功能转型,探索研究与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相衔接的绩效评审工作模式和方法,更好发挥财政评审“利剑”优势。做实绩效目标,建成共性指标框架,制定分行业分领域个性绩效指标,并将绩效指标库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增强预算约束力。

下一步,阳泉市财政局将持续深化绩效管理改革,重点在“三个转变”上下功夫:从注重过程向注重结果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谋划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协同联动转变,努力打造预算绩效管理的“阳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