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阳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做出的审议意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现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提高政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
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国有资产报告工作。
(二)压实责任,着力提升报告质量
要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工作协调机制,会商有关部门和单位解决国有资产报告工作中的问题,统筹推进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按照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的总体业务需求,运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阳泉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云平台”等系统,进行国有资产数据收集、查询、汇总、分析,加强报告有关数据审核,发挥国有资产大数据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国有资产报告的准确性、相关性、完整性。严格按照国有资产年度综合报告和各专项报告模板统一口径,统一编报方法、报告范围、分类、标准进行国有资产报告编报,确保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强化整改落实, 提升管理效能
国有资产报告作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抓手,收到审议意见后,要细化分解人大审议意见,研究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整改,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的监管绩效,使国有资产高效利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关于强化责任意识,摸清资产底数,全面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
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稳扎稳打夯实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基础
要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摸清家底”。近几年,市级持续推进资产盘点工作,截至目前已盘点单位共259 个,资产数量共396641件,金额606575.91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对未盘点单位尽快开展清查盘点工作,彻底“摸清家底”。对各单位盘点中发现的资产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历史遗留问题等现象,要求各单位及时按相关程序报批整改,确保账卡、账实、账账相符,挤掉“资产泡沫”。同时,要求各单位资产盘点后,完善两个资产系统数据信息,对资产变化情况做到及时更新,及时掌握,实现动态管理,防治“前清后乱”和“清管两张皮”现象。信息化项目形成的资产应当明确产权归属,按照规定及时入账。有关部门、单位对承担管理维护责任的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要严格做好登记与核算,切实承担维护管理责任,确保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应入尽入、应管尽管。
(二)进一步强化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
一是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要规范开展国有金融企业动态统计监测和金融运行分析,通过地方国有金融机构年度财务决算及快报数据汇总编报,全面掌握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运营情况,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引导企业有序健康平稳运行。二是强化产权管理。开展全市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年度监督检查,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国有金融资本变动与分布情况。三是加强绩效考核及结果运用。通过开展全市地方金融企业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引导金融企业对标先进,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引导融盛集团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做大,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三)落实监管职责,进一步夯实非金融类国有资产底数
加强全级次企业产权基础数据登记入库,在产权登记系统内办理产权登记业务。推动注销长期吊销、空壳企业,压减法人户数,及时更新资产台账,做到家底清晰。对改革后的华龙商贸集团和多家企业划转的国资公司,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及时掌握各项国有资产存量、结构、变动等情况。
(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工作,厘清自然资源资产底数
一是积极开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把夯实国土调查成果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底数、底版和底图的工作基础,按照自然资源部、省安排部署,2024年提前完成了5个县(区)的三轮变更调查成果数据整改上报工作。二是精心组织实施农房确权登记工作。自2023年成立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以来,定期对各县区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指导,确保了该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积极开展我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为摸清全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底数,加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管理,按照部、省安排部署,我市积极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截至目前,已成立了以“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按时完成市级资产清查工作。
三、关于优化资产配置,加强动态管理,有效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多措并举促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提质增效
1.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处置管理。要执行好已出台的《市级行政单位通用设备配置标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按照资产配置标准及处置依据审批资产配置、调拨、报废、盘亏申请,配置资产时,要优先通过调剂方式解决,不适宜调剂的,单位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厉行节约进行租用、购置。
2.推动不动产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一是按照《阳泉市市直机关不动产集中统一管理办法》要求,推动市本级党政机关不动产权属变更工作。二是严格执行《阳泉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规定,着力做好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数据采集及信息录入,认真做好办公用房收储管理、调配使用和处置利用。要加强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租赁房产的管理,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市“两办”文件规定,将租赁申请上报市机关事务局审批,作为列入年度预算的前置要件。
3.及时清理低效无效资产,盘活激发资产效能。要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摸清各单位低效运转、闲置、停用6个月以上或不需使用的资产,不具备使用价值的要及时处置,闲置且具有使用价值的动产交回公物仓待调剂利用。切实发挥“公物仓”共享共用效益, 一是对市直单位和临时机构资产调剂需求,给予常态化高效服务保障。二是助力乡村振兴和公益事业,为乡村提供无人机飞行、资产借用、资产调剂等服务。要不断延伸公物仓模块,升级管理模式,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打通各类资产盘活通道,规范资产盘活管理,持续推动资产盘活工作取得实效。
(二)探索实践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一是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坚持普惠金融主线,积极探索科技金融,2024年为734户小微和“三农”企业提供8.71亿元融资担保,已与科技局签署《战略框架协议》,计划开展“科创贷”担保。三家农商行深耕普惠金融,积极探索实践科技、绿色、数字、养老金融,阳泉农商行推出科技金融专属产品“科创贷”,为中小科创、专精特新企业设计定制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平定农商行不断提升“数字信贷”服务能力,通过行公众号、“e”定快小程序、晋享“e”付平台开展线上申贷;各农商行积极建立“绿色清单”,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多措并举推进金融适老服务。高新技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投融资业务,股权投资1家科技企业200万元,为4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累计达3400万元。二是推进监管企业资产盘活,增强企业内生动力。2024年,市财政局新增融盛集团资本金2.02亿元,支持融盛集团盘活存量资产,提升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和使用效能,促进企业稳健运营,带动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改革进程,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一是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重整低效资产。华龙商贸集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将食品总厂、泉丰房地产、药材公司3户企业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市国资公司,由市国资公司对义井煤运进行托管。二是降本减亏。通过内涵式成本管控,外延式拓展业务,推动监管企业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同时,围绕规范财务核算,梳理财政项目资金,将在往来和负债类科目核算的市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专项资金以及分类办企业资金调整为投资,将市国资委所持山西阳大铁路有限公司等10户参股企业股权授权市国资公司作为出资人,纳入国资公司报表体系。三是加强参股股权管理。组织市城投公司、建设集团、热力公司、自来水公司、华龙集团等企业与市农商行协调购买不良资产包资金返还和股金分红事宜,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建立轮值机制,形成一致行动人会议决议,争取兑现分红。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障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2024年,重点强化了市、县、乡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全市31个乡镇已经全部完成初步成果;253个村庄规划完成初步成果;详细规划正在开展招投标等相关工作;专项规划已经完成《阳泉市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5年)》等5个专项规划,其它52个专项规划也正在组织编制中。二是科学合理编制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引导矿业权投放,编制了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升了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推动了矿产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制定物流仓储用地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市地价体系。制定并印发了《阳泉市物流仓储用地公开出让管理暂行办法》,填补了我市公示地价体系中物流仓储用地价格的空缺,进一步规范了物流仓储用地出让市场机制,助力物流仓储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现代物流业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工作,对全市市级国有企业,特别是破产企业的低效土地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根据地块性质,提出处置意见,合理开发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四、关于坚持合力推进,完善监管方向,坚决兜牢国有资产安全底线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要加强债务风险管理,从严执行《阳泉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融资监督管理办法》和《阳泉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做好数量管控、质量提升;对监管企业开展债务和投资风险调研,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结构,推进元素集聚、要素适配;审慎开展债务融资、投资,防止有息负债和或有债务过度累积,发挥监管合力,筑牢风险底线。在此基础上,实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行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激励管理人员积极履行职责,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强国有金融资本风险管控,确保金融业稳健运营。一是扎实做好金融机构源头风险管控。健全法人治理体系,严格股东股权管理,强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履职。强化内部管理协同,加强对控、参股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管理,发挥外部董事、财务、法务、合规、风控、审计等部门监督力量的探头触角作用,加强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二是依法合规开展存量风险处置。各金融机构抗牢主体责任,持续巩固改革化险成果,把风险压降摆在突出位置,多方协同合力压降不良资产。三是切实加强早期风险防范。建立金融企业风险指标体系,密切监测风险动态,各金融机构以风险指标体系为标尺,及时掌握风险成因、风险规模、处置计划、处置困难等关键信息,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突发风险第一时间开展分析研判。
各级财政部门、各主管部门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要综合运用抽查、巡查等多种监督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资产管理中的违规问题,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动态管理,逐步实现监管精准及时。各主管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各项规定,对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自查自纠,并对房屋、土地、车辆等资产管理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做好整改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实施跟踪问效。要将资产基础管理和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管理等全过程管理纳入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范围,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在夯实工作基础,确保国有资产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数据分析,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反映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领域问题分析,研究改进举措,增加相关内容在报告中的篇幅占比,更加全面、客观的反映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提升报告质量,增加报告可审性,主动接受人大监督。